起源
蚵仔为闽南语,指牡蛎(或称海蛎[1])。 台湾、福建等地常做副食蚵仔煎,口感香脆,内馅香滑。
关于它的起源,有一则有趣的故事。民间传闻,西元1661年时,荷兰军队占领台南,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,意欲收复失土,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,荷军在一怒之下,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,郑军在缺粮之馀急中生智,索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产蚵仔、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,想不到竟流传后世,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。不过,中国大陆出版的书籍,却有将蚵仔煎列为福建小吃的记录,这是另一种起源的说法。 蚵仔煎虽然到处都吃得到,但是很多人还是抱持著要吃蚵仔煎,就要到蚵仔产地去吃的观念,例如要到台南安平、嘉义东石或屏东东港这些盛产蚵仔的养殖地去吃,因为要做出好吃的蚵仔煎,最首要的条件便是采用新鲜的蚵仔,这些新鲜蚵仔在产地现剥现卖,不必因为长途运送而浸水,所以颗颗肥美硕大、鲜美无比,做出来的蚵仔煎当然丰盛多汁。不过,不是住在产地的人也别抱憾,因为现代运\输技术发达,所以即使是远在台北,也能吃到每天新鲜运送的甜美蚵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