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海网11月12日讯(海峡导报记者 易福进 詹文)“城市科学发展”厦门夺冠,这显示,在全国各大城市中,厦门的“城市经济发展”与“城市居民受益”处理得最协调。
与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大城市比,厦门的经济规模并不占优势,但有关专家认为,厦门正是用有限的“经济实力”,让居民的最终受益程度最大化,为厦门捧回这一难得的全国第一。
梳理“食、住、行”等厦门多个民生保障关键词,导报记者注意到,大多领域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,均被大手笔投入、均有大力度突破。
仅上半年,厦门全市一般预算用于民生保障重点领域的支出达95.4亿元,同比增长40.7%,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9.3%。民生保障方面,厦门花钱不手软。
关键词1 公交票改
去年10月1日、今年9月1日,厦门连续两次大幅度的公交票改,成为最受瞩目的民生事件。
每天上百万人次受益
去年的公交票改,使厦门公交进入 “全市一元”起步时代。这也使得今年市委、市政府再次做出公交票改决定时,让一些市民颇感惊喜,因为在不少市民眼里,“公交整体票价确实已下降不少”。
今年的这次票改,以“大礼包”的形式出现:从9月1日起,厦门市公交最高限价从3元降为2元,线路长度不足20公里的一律下调为1元一票制。同时,乘车刷e通卡优惠由原来的九折调整为八折,学生卡优惠范围扩大至全市运营线路。
厦门财政连续多次加大对于公交补贴的力度,对此,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林金平表示,“为降低市民的出行成本,市委、市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”。
9月底,林金平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,用一组数据来反映这样的决心:5年来,厦门进行了5次公交票改;今年9月1日的票改,预计每年将新增公交补贴支出约1.75亿元;按现在每天200多万人次的出行规模来算,财政一年要补贴6个亿,如果今后出行的人更多,财政还要补贴得更多。
在大幅降低票价的同时,厦门今年继续更新及新增车辆550台,需投入资金2.96亿元;而建成枋湖公共交通客运枢纽中心、建设第一码头公交枢纽站、建设256个公交候车亭等,约需投资4.5亿元。
导报记者测算下来,今年,厦门拟在公交领域的投入就将超过10亿元,为历年来力度最大的一年。